A.针对所有重要账户和列报的每个相关认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三年至少测试一次 B.对控制有效性的测试涵盖的期间越长,提供的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越多 C.如果已获取有关控制在期中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还需要获取哪些补充审计证据,以证实剩余期间控制的运行情况 D.在整合审计中,控制测试所涵盖的期间应当尽量与财务报表审计中拟信赖内部控制的期间保持一致
A.对于运行频率为每季1次的控制,整改后控制运行的最短期间为2个季度,且最少测试2个 B.对于运行频率为每天多次的控制,整改后控制运行的最短期间为25次,可以集中在一天 C.对于运行频率为每周1次的控制,整改后控制运行的最短期间为5周,且最少测试5个 D.对于运行频率为每天1次的控制,整改后控制运行的最短期间为20天,且最少测试20个
A.如果某账户或列报可能存在一个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将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则该账户或列报为重要账户或列报 B.如果某财务报表认定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错报,这些错报将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则该认定为相关认定 C.判断某账户或列报是否重要,应当依据其固有风险,而不应考虑相关控制的影响 D.判断某认定是否为相关认定,应当依据其固有风险及相关控制的影响
A.在执行穿行测试时,针对重要处理程序发生的环节,注册会计师可以询问被审计单位员工对规定程序及控制的了解程度 B.实施询问程序连同穿行测试中的其他程序,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充分了解业务流程,识别必要控制设计无效或出现缺失的重要环节 C.注册会计师关注穿行测试所选定的单笔交易进行询问即可 D.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穿行测试时,通常需要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相关文件及重新执行等程序
A.实施审计抽样发现的错报 B.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和关联方交易方面的问题 C.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与选择和实施实质性程序相关的风险评估,尤其是与舞弊相关的风险评估 D.表明管理层在选择会计政策和作出会计估计时存在偏见的情况
A.在期后期间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或类似报告 B.其他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 C.内部控制所有缺陷 D.监管机构发布的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的报告
A.注册会计师可以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也可以以口头形式进行沟通,并记录沟通的结果 B.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 C.注册会计师无需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单独发表审计意见 D.注册会计师应提醒企业加以改进
A.注册会计师需要将错报发生的概率量化为某特定的百分比或区间 B.控制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影响对控制缺陷的评价 C.如果多项控制缺陷影响财务报表的同一账户或列报,错报发生的概率会增加 D.在存在多项控制缺陷时,这些缺陷从单项看不重要,组合起来可能构成重大缺陷,也可能相互抵消
A.在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有效的前提下,除非系统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只要对自动化应用控制的运行测试一次,即可得出所测试自动化应用控制是否运行有效的结论 B.对于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项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元需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C.在连续审计中,与基准相比较的策略适用于所有自动化应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的测试 D.如果发现的控制偏差是系统性偏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舞弊的可能迹象以及对审计方案的影响
A.如果认为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 B.如果认为内部控制虽然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仍有一项或多项重大事项需要提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 C.增加强调事项段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 D.如果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要素的列报不完整或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而非增加强调事项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