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100ml B.100~200ml C.300~400ml D.400~500ml E.500~600ml
A.补充足够的血容量 B.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C.允许性低通气量 D.避免气道平均压过高 E.必须应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
A.下叶后基段类圆形病灶 B.下叶后基段不规则病灶, C.下叶后基段不规则病灶伴有明显强化 D.下叶后基段类圆形病灶,可见肺循环供血 E.下叶后基段类圆形病灶,可见体循环供血
A.胃肠减压期间应加强口咽部护理和清洁鼻腔 B.应密切观察引流物性质并记引流量 C.必须使用的口服药经胃肠减压管注入后,需夹管1~2小时 D.腹胀消除后,立即拔除胃肠减压管 E.根据应用目的选择单腔或双腔胃管
A.亚低温治疗应尽早实施 B.降温过程:先给冬眠药物,后降温 C.亚低温治疗不适用于心脏停搏经复苏后仍昏迷患者 D.降温复温过程均要防止寒战 E.复温过程要严格避免高热
A.胸片 B.体层摄影 C.支气管造影 D.高分辨CT E.高千伏摄影
A.肺动脉狭窄 B.急性肺动脉栓塞 C.肺动脉高压 D.慢性肺动脉栓塞 E.夹层动脉瘤
A.气道内痰痂形成,使用-150~-200mmHg较大的负压吸痰 B.气道内痰液潴留,留置吸痰管持续充分吸引 C.通气不足、更改为容量控制模式 D.人机对抗、停用呼吸机改用呼吸囊辅助呼吸 E.气道梗阻、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A.自主呼吸和辅助通气 B.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 C.自主呼吸和部分压力支持通气 D.辅助通气和控制通气 E.辅助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
A.鼻饲前应判断胃管确在胃腔且无胃液潴留 B.鼻饲应注意食物温度和速度 C.鼻饲量每次不宜超过500ml D.鼻饲应注意呕吐、误吸或窒息可能 E.长期鼻饲者应定期更换鼻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