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细菌性痢疾 B.急性血吸虫病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病毒性肝炎
A.氯霉素 B.环丙沙星 C.氨苄西林 D.头孢曲松 E.庆大霉素
A.应用氨苄西林与丙磺舒联合治疗 B.氨苄西林3~6g分次口服,丙磺舒1~1.5g/天,连用4~6周 C.也可用SMZ2/天,每次2片,疗程1~3个月 D.亦可用喹诺酮类治疗,氧氟沙星每次300mg,2/天,疗程6周 E.内科治疗不佳时,合并胆道炎症,胆石症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A.病人与带菌者均是传染源 B.散发病例多因进食污染食物引起 C.水源污染是重要传播途径,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D.病后免疫力持久,少有第2次发病者 E.本病终年可见,夏、秋季多
A.骨髓培养 B.血培养 C.粪便培养 D.尿培养 E.胆汁培养
A.症状不典型 B.体温不高 C.病程迁延 D.易伴发心、肺功不全 E.病死率高
A.肥达反应可协助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 B.单项“0”抗体增高可能是发病早期,提示沙门菌属感染 C.单项“H”抗体增高可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的回忆反应 D.发热4周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 E.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可始终为阴性
伤寒细胞:在伤寒中,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沙门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坏死组织碎片后称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相对特征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