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顺序原则 B.安全的原则 C.功能活动的原则 D.综合治疗的原则 E.逐步、反复的原则
A.增加肌肉痉挛 B.矫治关节畸形 C.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D.改善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E.增大关节间隙,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A.强化训练和训练 B.保存软组织的长度 C.预防失用性肌萎缩 D.保存软组织的柔韧性 E.对严重的肌肉过度活动,用较长时间的电疗可能有好的效果
A.澳大利亚麦特兰德Ⅰ级 B.澳大利亚麦特兰德Ⅱ级 C.澳大利亚麦特兰德Ⅲ级 D.澳大利亚麦特兰德Ⅳ级 E.澳大利亚麦特兰德Ⅴ级
A.增强肌力 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C.促进神经生理功能恢复 D.按神经生理特点恢复功能 E.利用张力性反射与协同模式改善运动控制
A.1m B.1.5m C.2m D.2.5m E.3.5m
A.牵张前应用放松技术、热疗和热身训练 B.牵张训练前进行评定,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 C.在获得进展的活动范围内进行主动训练,可增加肌肉功能 D.牵张后,可应用冷疗或冷敷,以减少牵张所致的肌肉酸痛,冷疗时关节处于放松位 E.牵张力量应轻柔、缓慢、持续,达到一定力量,持续一定时间,逐渐放松力量,休息片刻后再重复
A.增大电极面积 B.加大皮肤与电极的距离 C.加大剂量 D.延长治疗时间 E.减小皮肤与电极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