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病因明确,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B.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但没有接触水平关系 C.不同的接触人群有不同数量的发病 D.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E.常常为群体发病
A.无须进行评价 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进行审核、竣工验收 C.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送交评审委员会 D.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E.除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进行审核、竣工验收外,还应当进行设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
A.企业责任 B.法制约束 C.政府监察 D.行政管理 E.群众监督
A.发现职业禁忌证 B.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资料 C.为今后随访观察是否发生晚发型尘肺存留档案资料 D.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处理 E.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并观察病情变化
A.血液系统 B.神经系统 C.泌尿系统 D.肝肾 E.造血功能
A.8~34年 B.10~20年 C.15~24年 D.7~23年 E.9~17年
A.毒物的分子量 B.毒物的水溶性 C.毒物的血/气分配系数 D.毒物的挥发性 E.毒物的脂溶性
A.结节型矽肺 B.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矽肺 C.矽蛋白沉积 D.煤斑型尘肺 E.无结节尘肺
A.检出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E.平均病程期限
A.发生急性职业病2人以下 B.发生急性职业病5人以下 C.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 D.发生急性职业病10~50人 E.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