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浆体流动度不大于25s,30min后不大于35s B、浆体流动度不大于10s,30min后不大于25s C、浆体流动度不大于35s,30min后不大于50s
A、0.34 B、0.40 C、0.50
A、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B、电弧焊接的接头可不受限制,可不必相互错开 C、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D、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A、锚具 B、钢筋 C、水泥
A、-0.02~-0.06,1 B、-0.06~-0.10,2 C、0~-0.10,2
A、先下后上 B、先上后下 C、先左后右
A、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3.0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cm~10c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部件 B、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s~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臵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 C、附着式振动器的设臵间距和振动能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A、以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B、以伸长值控制为主,以应力进行校核,实际锚下控制应力与理论控制应力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C、以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8%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