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D.动静脉氧差下降 E.血氧容量下降
A.活动状况 B.呼吸频率 C.皮肤粘膜颜色 D.血液及心、肺、肝颜色 E.体温
A.1ml/20g体重 B.5ml/20g体重 C.1ml/10g体重 D.2ml/10g体重 E.1ml/50g体重
A.室内温度 B.室外温度 C.冰箱内温度 D.导电铜丝板鼠箱内温度 E.麻醉罐内温度
A.等渗 B.pH值一般7.0~7.8之间 C.含有一定比例的不同电解质的离子 D.能量、营养物质 E.氧气
A.抗凝 B.润滑 C.排出空气 D.补充动脉压力 E.减少生物电干扰
A.直接验证氨中毒学说 B.与实验组相比,论证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C.与实验组相比,论证肝的损伤肝性脑病发病的基础 D.与实验组相比,论证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E.与实验组相比,论证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A.从颈动脉鞘中分离颈总动脉。 B.在颈动脉下穿两根线备用。 C.将动脉夹夹在近心端。 D.将动脉远心端结扎。 E.在结扎线以外(远心端)剪一小口,插入动脉插管
A.刺激伪迹由外加的刺激和电紧张电位产生。 B.刺激伪迹会随着刺激强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C.刺激伪迹是双相的。 D.刺激伪迹是单相的。 E.刺激伪迹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A.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减少 B.动脉血压升到140mmHg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尿路阻塞 E.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