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体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为6—12h B.相对脂溶性高,易进入宿主细胞 C.t1/2为10—12h D.细菌受其一次杀伤后恢复细菌增殖力通常要6-12h E.在感染病灶停留时间为8-12h
A.药学学科的发展 B.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期望 C.社会公众对药学服务的迫切要求 D.药师素质的提高与队伍的壮大 E.“与药物有关”的“服务”
A.氯丙嗪 B.细胞色素c C.含碘造影剂 D.胺碘酮+洋地黄类 E.螺内酯+氯化钾
A.10.0% B.0.3% C.0.5% D.在40ml的供试液中KMnO4加试液不得完全消失 E.在100ml的供试液中加酚酞不得显粉红色
A.研究证据 B.临床经验 C.患者选择 D.药物信息 E.理论知识
A.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B.利福平、链霉素及吡嗪酰胺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C.乙胺丁醇、利福平及链霉素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D.乙胺丁醇、利福平及吡嗪酰胺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E.乙胺丁醇、利福平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继发反应 E.以上都不对
A.阿托品,一次0.5mg,皮下注射 B.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7天 C.雷尼替丁,0.15g,一日2次,疗程4—6周 D.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剂,对症治疗 E.硫糖铝,1g,一日3-4次,餐前1小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