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孔;3组 B.2孔;2组 C.2孔;3组 D.3孔;3组
A.桩体质量检验 B.成品桩外形检验 C.桩位偏差 D.承载力
A.成孔深度 B.桩顶标高 C.桩体质量 D.褥垫层质量
A.孔隙水压力计的量程应取静水压力与超孔隙水压力之和 B.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宜采用压入法 C.孔隙水压力计埋设前应浸泡饱和排除透水中的气泡 D.孔隙水压力计埋设1周后,应测量其初始值
A.1~4mm B.2~6mm C.5~10mm D.10~15mm
A.0.10 B.0.15 C.0.20 D.0.25
A.重要工程主体结构基坑 B.开挖深度为12m的基坑 C.基坑范围内有重要管线 D.开挖深度为6m,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
A.桩长为10~30m时,每孔截取3组芯样 B.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3倍桩径或1m C.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一组芯样 D.同一基桩的钻芯孔数大于1个,其中一孔在某深度存在缺陷时,应在其他孔的该处深度处截取芯样
A.竖向布置孔隙水压力监测点时监测点,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竖向间距宜为2~5m,数量不宜少于3个 B.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竖向布置,监测点视具体情况确定 C.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 D.水位观测点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0.5m,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含水层中
A.40~60mm B.60~80mm C.80~100mm D.30~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