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水稳定性检验 B.抗车辙能力检验 C.含水量检验 D.生产配合比验证 E.计件体积检验
A.0.5m B.1.0m C.1.5m D.2m
A.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位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B.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即锯切纵向缩缝,纵缝位置应按车道宽度设置,并在摊铺过程中用专用的拉杆插入装置插入拉杆 C.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切开的假纵缝应设拉杆,纵向施工缝也应设拉杆 D.钢筋混凝土路面,桥面和搭板和纵缝拉杆可由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 E.插入的侧向拉杆应牢固,不得松动、碰撞或拔出
A.插入式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 B.附着式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 C.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 D.平板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
A.防水层,模筑混凝土厚10cm左右 B.防水层,模筑混凝土厚30cm左右 C.模筑混凝土厚10cm左右,防水层 D.模筑混凝土厚30cm左右,防水层
A.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重合 B.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且不宜采用斜缝 C.在中轻交通的混凝土路面上横向缩缝应采用假缝加传力杆型 D.在收费广场邻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的3条缩缝可采用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型 E.切缝方式的选用应由施工期间该地区路面摊铺完毕到切缝时的昼夜温差来确定那种方式
A.围堰施工 B.基坑排水施工 C.静力压桩施工 D.射水沉桩施工 E.振动沉桩
A.一般开锤后应控制锤击动能坚持由大到小的原则 B.接桩宜在下节桩顶端露出地面或水面以上至少1.0m时进行 C.沉桩工作途中停顿不宜多 D.蒸汽锤蒸汽压力应不小于0.7MPa E.如遇暴雨和大风应停止沉桩,并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和防护
A.轻型、中型击实试验 B.振动台法 C.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D.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A.应先用切缝机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等,再使用压力大于0.5MPa的压力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洁、干燥 B.常温施工填缝料的养生期,低温天宜为12h,高温天宜为6h C.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养生期,低温宜为24h,高温天宜为12h D.在灌缝料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E.路面胀缝和桥台隔离缝在填缝前凿去木条,涂粘结剂后嵌入胀缝专用多孔橡胶条或适宜灌填缝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