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过敏反应 B.细菌污染反应 C.溶血反应 D.容量超负荷 E.血小板减少
A.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应维持30~35cmH2O B.每天常规放气1次减少并发症 C.气管导管气囊内注入空气应为20~25ml D.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应维持20~25cmH2O E.可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或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行化痰治疗
A.常规排气者在锁骨中线第3肋间 B.常规排液者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8~9肋间 C.胸穿针沿肋间隙上一肋骨下缘进针 D.诊断性穿刺每次抽液为300~500ml E.抽液减压时第一次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200ml
A.所输血做直接革兰染色涂片 B.所输血做细菌培养 C.病人血做细菌培养 D.病人血做补体结合试验 E.输血管路病原学检查
A.细菌污染 B.TRALI C.溶血反应 D.肾衰竭 E.过敏反应
A.支气管肺炎 B.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C.肺泡癌肺炎型 D.过敏性肺炎 E.病毒感染
A.心室颤动 B.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阿-斯综合征 C.室上性心动过速伴血压低 D.洋地黄中毒 E.室性期前收缩
A.诊断为错构瘤 B.再行薄层CT扫描 C.再行增强CT扫描 D.再行螺旋CT扫描 E.再行螺旋CT扫描,多层面重组成像(MPR)
A.足够的氧合,PaO2≥50mmHg且FiO2≤0.5,氧合指数PaO2/FiO2≥150~300 B.具有有效的咳嗽能力 C.血红蛋白≥80g/L D.疾病处于恢复期 E.心率≤140/分钟,血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