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混盐与稀硫酸反应产生1molS时转移2NA个电子 B.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C.该混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D.该混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4
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 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④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A.2∶1∶2 B.1∶1∶1 C.5∶5∶4 D.7∶7∶4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C.第④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 D.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A.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后,先将酒精灯熄灭再把导管从水槽中移除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的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Mg(OH)2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A.KO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 B.一个KO2晶胞中摊得的K+和O2-粒子数均为4个 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O2-有8个 D.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K+有12个
A.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的气体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1.5mol·L-1 D.最终得到7.8g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