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针对销售收入和销售退回延长截止测试期间 B.向以前没有询问过的被审计单位员工询问 C.对以前通常不测试的金额较小的项目实施实质性程序 D.对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年末余额实施函证
A.询问 B.检查控制执行留下的书面证据 C.观察 D.重新执行
A.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对特定认定错报风险的效力 B.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C.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原因 D.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特征
A.如果控制设计不合理,则不必实施控制测试 B.如果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则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C.如果认为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证据,则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D.对特别风险,即使拟信赖的相关控制没有发生变化,也应当在本次审计中实施控制测试
A.实质性程序应当在控制测试完成后实施 B.应对舞弊风险的实质性程序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实施 C.针对账户余额的实质性程序应当在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实施 D.实质性程序的时间安排受被审计单位控制环境的影响
A.在风险评估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较高,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B.如果控制的预期偏差率较高,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C.对于一项持续有效运行的自动化控制,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D.如果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较长,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A.函证确认销售条款或者选定销售额较不重要、以前未曾关注的对出口销售实施实质性程序 B.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审阅销售及客户账户 C.测试金额为负或是零的账户,或者余额低于以前设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账户 D.把所函证账户的截止日期提前或者推迟
A.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B.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C.增加拟纳入审计范围的经营地点的数量 D.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A.如果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良好,注册会计师可以更多地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B.注册会计师在确定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需要考虑能够获取相关信息的时间 C.如果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适当日期为截止日实施审计程序 D.对于被审计单位发生的重大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期末或期末以后实施实质性程序
A.审计程序与特定风险的相关性 B.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C.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 D.可容忍的错报或偏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