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99年7月1日 B、2000年10月1日 C、2000年7月1日 D、2001年1月1日
A.所有权B.使用权C.占有权D.收益权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在三百五十至一千名 B、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在二百四十至六百五十名 C、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名额在一百二十至四百五十名或者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名额可以少于一百二十名 D、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在三十至一百八十名
A.天皇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B.实行三权分立与责任内阁制 C.规定放弃战争原则,仅保留自卫权 D.扩大了国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B、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的选举 C、设区的市、自治州代表的选举 D、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B.国务院C.国防部D.国家主席
A.过半数 B.2/3以上多数 C.全体 D.1/3以上多数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C.国务院对省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D.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A、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B、宪法的内容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 C、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离开宪政则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D、近代的宪法与宪政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为目的
A.宪法法律关系是民主法治国家最基本的法律关系 B.宪法法律关系是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模式 C.国家、公民是宪法法律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主体 D.公民只能以个人名义参与宪法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