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1 B.M2 C.M3 D.M4 E.M5
A.M0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B.M4E0嗜碱性粒细胞在NEC中≥5% C.M5b原单核细胞≥80% D.M0骨髓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 E.M1原粒细胞占NEC的90%以上 F.M6骨髓中幼红细胞≥30% G.APL骨髓中早幼粒细胞在NEC中>30% H.AMeL血小板抗原(+)
A.小剂量阿糖胞苷 B.抗生素治疗 C.停用维A酸 D.糖皮质激素治疗 E.柔红霉素 F.柔红霉素+地塞米松
A.常发生正常细胞性贫血 B."裂孔"现象 C.APL表达HLA-DR(+) D.血片中都能见到原始细胞 E.M4和M5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 F.Auer小体可见于ALL G.M2有t(15;17)(q22;q21) H.CNSL白细胞升高、蛋白质升高、糖定量升高
A.骨髓细胞学检查 B.ECT骨成像 C.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 D.血培养致病菌+药敏试验 E.凝血功能检查 F.骨髓活检 G.酸溶血试验
A.应用烷化剂期间需每周检查血象,调整药物剂量,以防骨髓过度抑制 B.烷化剂治疗初治CLL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 C.COP或CHOP联合方案化疗优于单药治疗 D.可应用嘌呤类似物联合烷化剂治疗难治复发CLL E.Campath-1H对p53缺失者有疗效 F.FCR方案治疗初治CLL最佳 G.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CLL可获缓解,不再复发
A.Pelger-Huer样畸形 B.红系核老浆幼 C.RAEB环形铁幼粒细胞>15% D.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 E.-5/5q- F.病态造血就是MDS G.外周血的网织红细胞可正常 H.Ham试验(+) I.CD55+细胞减少
A.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 B.女性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 C.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D.HL占淋巴瘤的大部分 E.无明显的家族集中趋势 F.呈地区性流行 G.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H.HL发病率逐渐上升
A.12号染色体三体 B.11q- C.17p- D.单纯13q- E.正常核型 F.Ph+ G.5q
A.EB病毒 B.HTLV-Ⅰ C.Kaposi肉瘤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SARS病毒 F.幽门螺杆菌 G.HHV-8 H.疱疹病毒 I.H1N1 J.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