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局限性皮肤型SSc B.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C.弥漫性皮肤型SSc D.无皮肤硬化的SSc E.重叠综合征
A.抗拓扑异构酶Ⅰ(Scl-70)抗体 B.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 C.抗核抗体 D.抗核仁抗体 E.抗着丝点抗体 F.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病初最常见的症状为运动时气短,活动耐受量减低;后期出现干咳 B.随病程增长,肺部受累概率增加,且一旦累及,呈进行性发展,对治疗反应不佳 C.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动脉血管病变常同时存在,但往往是其中一个病理过程占主导地位 D.弥漫性皮肤型SSc伴抗拓扑异构酶I(Scl-70)抗体阳性的患者肺间质纤维化常常较轻 E.血管闭塞、纤维化及炎性改变是肺部受累的原因
A.肺间质纤维化常以嗜酸性肺泡炎为先导 B.在肺泡炎期,高分辨率CT可显示肺部呈毛玻璃样改变 C.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障碍,肺活量减低,肺顺应性降低,气体弥散量减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减低 D.查体可闻及Velcro啰音,特别是在肺底部 E.血管闭塞、纤维化及炎性改变是肺部受累的原因
A.SSc是慢性病程,可长期存活 B.预后与确诊时间密切相关,出现内脏并发症影响预后 C.最近的数据显示,SSc的5年生存率可超过95% D.进展性肺动脉高压,选择正确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E.合并肾危象,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年生存率可高于50%
A.损害常在2~4周内达极点,8~18个月逐渐消退,亦有持续多年者,消退后无痕迹 B.半数以上为10岁以后发病 C.大部分患者于发病前的6周内有感染史 D.发于头面部、颈部及躯干上部,皮损对称,呈弥漫性非凹陷性肿胀,发硬,与正常皮肤间界限不清。面部无表情,呈假面具状,张口受限,有的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 E.病程慢性,持续多年后多可自愈
A.是肺间质与支气管周围长期纤维化或肺间小动脉内膜增生的结果 B.肺动脉高压常缓慢进展,一般临床不易察觉 C.无创性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早期肺动脉高压 D.超声诊断标准中,肺动脉收缩压(PASP)≤36mmHg(1mmHg=0.133kPA.,三尖瓣反流(TR)≤2.8m/s,则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很小 E.心导管检查发现60%患者有肺动脉高压,因而建议SSc患者应尽早行右心导管检查
A.急性血管扩张药物试验结果阳性的患者,提示使用钙通道阻滞药治疗,肯定会有效果 B.前列环素类药物可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较明显降低肺血管阻力,提高心排血量 C.内皮素-l受体拮抗药被欧美指南认为是治疗心功能Ⅱ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首选治疗 D.西地那非是一种非选择性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同时,可治疗肺动脉高压,因而适用于男性患者 E.一氧化氮是血管内皮释放的血管舒张因子,长期吸入安全性和有效性肯定
A.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2∶1 B.病变初发部位以下肢,尤以小腿下部为多见 C.患区特有的皮下深部组织硬肿及皮面有与浅静脉走向一致的线状凹陷,伴局部酸胀 D.发病前常有过度劳累、外伤、受寒等诱因 E.病理活检:真皮及深筋膜炎症伴嗜酸粒细胞浸润,表皮无明显改变
A.类风湿关节炎 B.反应性关节炎 C.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D.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E.银屑病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