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A.1899年 B.1909年 C.1919年 D.1929年 E.1939年
A.与患者一起探讨上课走神及应对走神过程中可能隐藏的意义 B.跟患者探讨一下走神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原因 C.帮助患者意识到,极力阻止自己走神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反而会让自己更关注、陷入走神问题里 D.教给患者一个方法,一走神就用橡皮筋弹自己一下,作为惩罚,让走神现象渐渐消退 E.让患者转变观念,明白上课走神是不对的
A.跟他说紧张是正常的,不要掩饰 B.告诉他千万别紧张 C.进行脱敏训练,帮助他克服紧张 D.跟他一起分析潜意识中的病因 E.提醒他考前进行放松训练
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D.德国 E.日本
A.精神内向 B.内省力强 C.求全欲过强 D.疑病倾向 E.过分敏感
A.顺应自然地生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杂念即无想 D.不安心即安心 E.思想矛盾,事实唯真
A.认为神经质的基础是疑病素质 B.源自创立者自身的体验 C.是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心理疗法 D.认为生的欲望是人的根本欲望 E.20世纪70年代初传入我国
A.精神外向 B.内省力强 C.求全欲强 D.疑病倾向 E.过分敏感
A.所有分心的方法均剥夺,直接面对焦虑 B.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对工作的持久忍耐力 C.在完成多样任务过程中体验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生活态度和纯真的心 D.通过劳动打破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的环,减轻症状的痛苦,由自我中心转变为外向化和实事求是 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