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定诊断价值 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 D.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 E.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A.轻型 B.普通型 C.迁延型 D.逍遥型 E.暴发型
A.起病时有急性胃肠炎症状 B.发热多呈驰张型 C.毒血症状较轻,但胃肠症状较显著 D.出血与穿孔少见 E.副伤寒甲复发机会较伤寒少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粪便培养 D.尿培养 E.肥达反应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肝炎和中毒性心肌炎 D.中毒性脑病 E.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A.起病后第1周 B.起病后第2~4周 C.起病前1周 D.起病后第5周 E.起病后第6周
A.血细胞偏低或正常 B.粒细胞减少 C.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或升高 D.血小板也可以减少 E.极期可出现尿蛋白及管形
A.伤寒 B.副伤寒甲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斑疹伤寒
A.隔离患者 B.集体预防服药 C.突击消灭苍蝇 D.给易感染者注射伤寒疫苗 E.加强粪便管理
A.发热 B.皮疹 C.腹泻 D.脾大 E.表情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