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05年6月1日实行 B、2005年3月16日 C、2004年12月20日 D、2006年3月10日
A、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B、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C、用灭菌镊子夹取2%碘酊,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 D、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收销毁
A、疫苗品种 B、疫苗作用 C、疫苗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D、疫苗生产厂家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必须当日开始接种的时间 B、最佳接种日期 C、最晚开始接种日期 D、最小免疫起始时间
A、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 B、疫苗瓶有裂纹者不得使用 C、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疫苗批号、生产厂家、接种日期等 D、使用专用的一次性注射器 E、使用时应注意避光
A、甲肝灭活疫苗 B、乙肝疫苗 C、麻风腮疫苗 D、百白破联合疫苗
A、非特异性体液免疫 B、特异性体液免疫 C、特异性细胞免疫 D、非特异性细胞免疫
A、操作技术优劣对卡介苗的异常反应影响不大 B、不宜将卡疤率和接种率等同 C、用卡疤率和卡疤大小来替代PPD实验,确定接种是否成功,既不准确又无科学依据 D、接种剂量越大,局部病变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