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肥达反应可协助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 B.单项“0”抗体增高可能是发病早期,提示沙门菌属感染 C.单项“H”抗体增高可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的回忆反应 D.发热4周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 E.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可始终为阴性
A.伤寒 B.中毒性痢疾 C.中毒性肺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急性病毒性肝炎
A.血白细胞总数 B.肥达反应 C.嗜酸粒细胞计数 D.血小板计数 E.肝功能
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诊价值 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 D.病后3~4周阳性率可达70%以上 E.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定诊断价值 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 D.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 E.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A.轻型 B.普通型 C.迁延型 D.逍遥型 E.暴发型
A.发热1~2周,伴有消化道症状、肝脾大 B.肥达反应阳性 C.白细胞计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D.大便培养阳性 E.血或骨髓培养阳性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粪便培养 D.尿培养 E.肥达反应
A.伤寒 B.副伤寒甲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斑疹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