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00~1000mg B.60~100mg C.300~400mg D.100~150mg E.500~600mg
A.自下颌神经分出后往下前行,在颞肌止端上份进入颞肌鞘膜 B.在下颌支前缘内侧,与颞肌腱纤维平行往下 C.大约在相当于下颌磨牙牙合面,颊神经离开鞘膜 D.分布于颊部及下颌第一、二、三磨牙颊侧牙龈、骨膜及附近的黏膜组织 E.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针尖退至肌层、黏膜下时注射麻醉药0.5~1ml,即能麻醉颊神经
A.左侧眶下孔和切牙孔阻滞麻醉 B.唇侧局部浸润麻醉和切牙孔阻滞麻醉 C.左侧上颌结节和腭大孔阻滞麻醉 D.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E.左侧眶下孔和腭大孔阻滞麻醉
A.病人紧张 B.解剖变异 C.没有麻醉同侧的腭前神经 D.病人对疼痛敏感 E.分离牙龈时用力过重
A.2%普鲁卡因 B.2%含肾上腺素普鲁卡因 C.2%利多卡因 D.2%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 E.2%丁卡因
A.上牙槽神经与腭中神经 B.鼻腭神经与腭中神经 C.腭前神经与腭后神经 D.腭中神经与腭后神经 E.腭前神经与鼻腭神经
A.鼻旁1.5cm处 B.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处 C.上颌尖牙根尖上2cm处 D.瞳孔直下2cm处 E.眶下缘下2cm处
A.操作方便 B.麻醉与手术互不干扰 C.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的危险 D.病人镇静作用好,但意识未完全丧失 E.减少手术的出血量
A.延缓麻药吸收 B.延长局麻时间 C.降低毒性反应 D.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使术野清晰 E.升高血压
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腭前神经 E.鼻腭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