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有氧训练 B.医疗体操 C.控制体重 D.控制环境诱发因素、 E.逐步增加与过敏原的接触
A.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 B.心功能Ⅲ级 C.心功能Ⅱ级 D.心功能Ⅰ级 E.运动中血压和心率不升
A.吸气训练方法是:采用口径可以调节的呼气管,在患者可接受的前提下,将吸气阻力增大,以增加吸气肌耐力 B.呼吸肌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C.腹肌训练是在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作挺腹训练 D.吹蜡烛法是吸气训练 E.吹瓶法是呼气训练
A.日光浴、冷水浴和户外运动锻炼都属于自然疗法 B.日光浴时身体要尽可能裸露 C.日光浴主要通过日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对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 D.冷水浴时为了尽快达到效果,应先从冬季擦浴开始 E.冷水浴的同时对洗浴部位进行按摩和搽揉,直到身体发红发热
A.心绞痛 B.急腹症 C.急性心包炎 D.肺动脉栓塞 E.急性心肌梗死
A.控制危险因素 B.运动能力达到4~6METs C.上下1~2层楼而无症状和体征 D.缓慢间断行走100~200m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E.待体力活动能力及心血管功能改善并提高后,鼓励患者选择适当的竞技性运动
A.运动训练前应该进行详尽的心肺功能和药物治疗的评定 B.运动处方制定特别强调个体化原则 C.活动应循序渐进,并考虑环境因素对活动量的影响,包括温度、场地、衣着等 D.可进行有一定竞赛性质的娱乐活动 E.治疗时应有恰当的医学监护
A.各类放松性活动 B.高强度的抗阻运动 C.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 D.大肌群的动力性运动 E.较长时间的动力性运动
A.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 B.提高机体能量储备 C.改善和促进痰液排出 D.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E.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全身状况
A.减肥锻炼 B.运动应仅有轻~中度气短、气急为宜 C.鼻腔吸气,呼气时嘴缩紧,6~10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以缓解缺氧症状 D.吹瓶法进行呼气训练时每天可逐渐增加呼气阻力,直到达到满意程度为之 E.下肢运动的训练频率为2~5次/周,到靶强度运动时间为10~45分钟,疗程4~1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