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级建筑桩基应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测试方法综合确定 B.乙级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根据静探、标贯、经验参数等,并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综合确定 C.乙级建筑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时,应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 D.丙级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
A.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于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50mm,对于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 B.混凝土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0倍主筋直径,对于抗拔桩基不应小于35倍主筋直径 C.桩下单桩宜在桩顶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设置连系梁。当桩柱截面积之比较小(一般小于2)且桩底剪力和弯矩较小时,可不设连系梁 D.两桩桩基的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连系梁
A.0.65% B.0.75% C.0.85% D.0.95%
A.坍落度宜为180~220mm B.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50kg/m3 C.含砂率宜为40%~45% D.骨料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
A.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截面边长不宜小于350mm B.打入式预制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5% C.预制桩分节时,接头不宜超过3个 D.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A.40层高层建筑 B.7层民用建筑物 C.10层民用建筑物 D.场地和地质条件简单的8层民用建筑物
A.300mm B.300~500mm C.500mm D.<300mm
A.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材料强度 B.一般由土对桩的支承阻力控制 C.一般由桩身材料强度控制 D.对于端承桩、超长桩和桩身质量有缺陷的桩,可能由桩身材料强度控
A.0.10%B.0.15%C.0.20%D.0.25%
A.对端承桩复合桩基,一般不考虑承台底土的作用效应 B.当承台底面以下为可液化土时,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ηc2=0 C.当距径比sa2/d>6时,不考虑承台效应,取ηc2=0 D.对采用后注浆灌注桩的承台,ηc2宜取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