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控制感染 B.消除肿胀 C.软化瘢痕 D.恢复功能 E.促进创面修复
A.痛温觉、32Hz振动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 B.痛温觉、移动性触觉、32Hz振动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 C.痛温觉、恒定性触觉、移动性触觉、32Hz振动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 D.痛温觉、256Hz振动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32Hz振动觉、辨别觉 E.痛温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32Hz振动觉、辨别觉
A.对指夹板 B.掌侧动力夹板 C.背侧动力夹板 D.掌指关节阻挡夹板 E.维持腕关节和掌指关节伸展、拇外展位的腕关节固定夹板
A.腰椎牵引 B.腰背肌训练 C.超短波等理疗 D.Mckenzie疗法 E.无水乙醇腰交感神经毁损治疗
A.抗阻训练 B.抗重力训练 C.神经肌肉电刺激,被动运动 D.以多点抗阻等长收缩训练为主 E.以主动运动为主,亦可进行助力运动
A.2周 B.2~4周 C.4~8周 D.10~12周 E.3个月以上
A.急性期后可选蜡疗 B.短波或超短波选择微热或温热量治疗 C.急性期后的温热治疗可间接改善深部组织循环 D.急性期后的温热治疗可促进周边的半月板修复 E.短波或超短波治疗关节肿胀和关节腔积液时应选择温热量
A.保护觉训练、定位觉训练、形状觉训练、织物觉训练 B.保护觉训练、形状觉训练、定位觉训练、织物觉训练 C.保护觉训练、形状觉训练、织物觉训练、定位觉训练 D.保护觉训练、定位觉训练、织物觉训练、形状觉训练 E.保护觉训练、织物觉训练、定位觉训练、形状觉训练
A.握力指数 B.徒手肌力检查 C.Jebsen手功能测试 D.捏力(指尖捏、三指捏) E.拇指与示指桡侧的侧捏力
A.肌力训练 B.物理器械治疗 C.手法松动治疗 D.关节活动度训练 E.肩下垂摆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