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次/分以上 B.5次/分以上 C.8次/分以上 D.10次/分以上 E.15次/分以上
A.最常见的原因是洋地黄中毒 B.发作时突发突止 C.发生与房室交界区组织的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 D.心律通常规则,QRS波群正常 E.通常能自行消失
A.心房颤动 B.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室上速 D.心房扑动 E.非持续性室速
A.前壁 B.下壁 C.正后壁 D.前间壁 E.后壁
A.正常健康人 B.运动员 C.贫血 D.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E.甲状腺功能减退
A.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 B.同步直流电复律 C.导管射频消融 D.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E.静脉应用多巴胺
A.P波在Ⅰ、Ⅱ、aVF导联应直立,在aVR导联应倒置,PR间期≥0.12秒 B.P波在Ⅰ、aVL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PR间期≤0.12秒 C.P波在Ⅰ、Ⅱ、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PR间期<0.12秒 D.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L、V4~V6导联倒置,PR间期>0.12秒 E.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L导联倒置,PR间期<0.12秒
A.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 B.起搏器的功能状态 C.心肌缺血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D.评价心功能情况 E.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A.心排血量降低,心室舒张末压力增高 B.外周阻力降低 C.心排血量降低,心室舒张末压降低 D.心排血量降低,心室舒张末压正常 E.心排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压降低
A.第二度Ⅱ型窦房阻滞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倍数 B.第一度窦房阻滞体表心电图无法识别 C.第二度Ⅰ型窦房阻滞与窦性心律不齐相似 D.窦房阻滞可分为三度 E.窦房阻滞是由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