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次/1d B.1次/2d C.2次/1d D.1次/3d
A.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出现严重塑性变形,使力曲线未归零 B.锤击未偏心,测力信号幅值接近 C.未发现触变效应,预制桩多次锤击时承载力不见提高 D.四通道测试数据齐全
A.取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的H-t-Y0曲线产生明显陡降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 B.取H-△Y0/△H曲线上第二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C.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的Y0-lgt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D.取受拉钢筋屈服时的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A.检验孔数量不应小1%~2% B.不合格率大于等于20%时应进行二次注浆 C.对黄土场地检验应在注浆后15d进行 D.对黏性土场地检验应在注浆后60d进行
A.2 B.3 C.4 D.5
A.开挖深度为7m的均质黏性土建筑基坑 B.开挖深度为4.5m的均质黏性土建筑基坑 C.开挖深度为4.5m的淤泥质土夹薄层粉沙的建筑基坑 D.开挖深度为7m的淤泥质土夹薄层粉沙的建筑基坑
A.桩端支承力 B.沉降特性参数 C.桩身结构完整性 D.桩身混凝土强度
A.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积值 B.出现异常天气,发生连续大量的降雨 C.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现象 D.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A.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两次 B.当位移速率大于或等于前次监测的位移速率时,则应进行定期监测 C.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一次 D.当位移速率大于或等于前次监测的位移速率时,则应进行连续监测
A.锚杆和土钉的内力监测宜采用专用测力计、钢筋应力计或应变计 B.当使用钢筋束时宜对整个钢筋束进行受力监测 C.专用测力计、钢筋应力计和应变计的量程宜为对应设计值的2倍 D.锚杆或土钉施工完成后应对专用测力计、应力计或应变计进行检查测试,并取下一层土方开挖前连续2d获得的稳定测试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其初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