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色氨酸 B.苯丙氨酸 C.赖氨酸 D.蛋氨酸 E.组氨酸
A.石棉和苯并A.芘 B.氯乙烯 C.联苯胺 D.二氧化硅 E.砷
A.从污染源排入环境后,理化特性发生了变化的污染物 B.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后,理化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C.从污染源排入环境后,其毒性增大的污染物 D.多个污染物同时排出的同一类污染物 E.多种环境介质中都存在的同一类污染物
A.隐性感染率高的人群 B.预期发病率低的人群 C.免疫水平高的人群 D.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E.预期患病率低的人群
A.消毒液擦拭 B.毛巾覆盖 C.纱布覆盖 D.塑料纸覆盖 E.治疗巾覆盖
A.碘盐 B.碘化钾 C.碘酸钾 D.碘油 E.碘油+碘化钾
A.龋齿 B.牙龈炎 C.牙周病 D.错畸形 E.前牙外伤
A.1.0~1.5mg/L B.1.6~2.0mg/L C.2.1~2.5mg/L D.2.6~3.0mg/L E.3.0mg/L以上
A.附着丧失、牙石指数、牙龈指数B.牙龈出血指数、龋失补指数、牙槽骨吸收指数C.口腔卫生指数、牙槽骨吸收指数、菌斑指数D.牙龈指数、龋面均、牙石指数E.口腔卫生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
A.血吸虫病 B.地方性砷中毒 C.水俣病 D.痛痛病 E.尘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