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直接法 B.夹心法 C.间接法 D.补体法 E.捕获法
A.荧光素可同抗体牢固结合 B.标记抗体保留了抗体的特异性及荧光素的荧光特性 C.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荧光素才可发出荧光 D.根据荧光的出现可对抗原定位 E.可同时检测标本中多种抗原
A.>1:8 B.>1:16 C.>1:32 D.>1:64 E.>1:128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补体结合法 D.间接抑制法 E.双标记法
A.阳性细胞的显色分布有胞质型、胞核型和膜表面型三种类型,显色深浅可作为抗原定性、定位和定量的依据 B.标本的特异性荧光强度一般用“+”表示,“++”以上判定为阳性 C.每次实验时均需设立严格的实验对照(阳性和阴性对照),阴性对照应呈“-”或“±” D.根据呈“+”、“-”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判定特异性抗体效价 E.“++”代表荧光较弱但清楚可见
A.必须具有化学上的活性基团能与蛋白稳定结合 B.性质稳定不会影响抗体活性 C.荧光效率高,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 D.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简便迅速 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
A.范德华力 B.氢键 C.离子键 D.共价键 E.静电引力
A.免疫荧光检测抗核抗体 B.双手X线检查 C.肾脏穿刺 D.骨髓涂片 E.急性期反应物
A.间接法 B.直接法 C.夹心法 D.补体结合法 E.双标记法
A.操作简单、特异性好 B.敏感性比间接法低 C.只用来检测抗体 D.检测一种抗原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 E.一般用FITC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