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刀类有解剖刀、截肢刀、肋骨刀和脑刀,用于切割皮肤、肋骨和脑等 B.剪类有钝头与尖头解剖剪、弯头剪和静脉剪等 C.镊和钳:有齿镊与无齿镊、血管钳等 D.天平、刻度量杯和大小探针等 E.以上内容均包括
A.性别、年龄、身高 B.发育和营养状态 C.皮肤颜色,有无出血 D.鼻、口、外耳道有无分泌物 E.膈肌的高度
A.解剖时戴医用乳胶手套 B.解剖时戴口罩、帽子,穿上手术衣 C.手术衣外面戴上塑料围裙 D.所用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E.解剖人员穿戴完毕,解剖前必须经过无菌室在无菌风下吹20~30分钟
A.死者的性别 B.发育和营养状态 C.体重 D.鼻、口、外耳道有无分泌物 E.皮肤颜色,有无出血
A.根据推测的可能性毒物,采集足够量的多种有关样本,包括分泌物、排泄物、组织等 B.需用清洁的玻璃性容器置放样本,妥善封装,标明检测要求 C.需用清洁的陶瓷性容器置放样本,妥善封装,标明检测要求 D.需用清洁的金属性容器置放样本,妥善封装,标明检测要求 E.检测结果报告应贴附于有关尸检档案资料中
A.病理解剖室只需定期用水冲洗地面和靠近地面的墙壁 B.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剂量不应低于9000(μW·s)/cm C.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室温不低于20℃,相对湿度不超过50%,一般照射20~30分钟 D.器械用后清水冲洗干净,浸泡在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内含0.5%亚硝酸钠溶液中4~6小时 E.器械用后清水冲洗干净,也可以浸泡在10%的甲醛水溶液中消毒2~4小时
A.每例尸检均须进行寄生虫检查 B.根据推测的可能性病原体,采集检查样本 C.检测样本妥善封装,注明检查要求 D.检测结果报告应贴附于有关尸检档案资料中 E.采集样本通常包括:心血、骨髓、肝、脾、肠内容物和肠壁组织等
A.主持尸检人员确认尸检手续,包括死亡证明、尸检申请或委托等 B.主持尸检人员认真阅读和熟悉有关死者的临床资料 C.进行尸检编号并登录于尸检登记本上 D.尸检过程现场文字记录、摄影或录像等工作的准备 E.当尸检手续齐备时,不必请死者家属或委托代理人确认尸体
A.病理解剖技术是病理学的基础之一 B.大量病理资料的积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C.发现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的问题 D.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替代传统的病理解剖技术 E.可以通过临床病理讨论会的形式,实现病理和临床的交流和统一
A.病理解剖室应至少设计两个门,其中一个宽一点以便尸体的抬运 B.解剖室入口两侧设计消毒室、更衣室和浴室 C.解剖台上方最好安装无影手术灯,避免带色光源照明影响对病变器官染色的观察 D.解剖室窗户略低一些,以便于尸体的搬运和自然光线的利用 E.解剖室窗户略高一些,以便于自然光线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