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A.构造地震 B.陷落地震 C.诱发地震 D.火山地震
A.低等级建筑 B.次要建筑 C.永久性建筑 D.临时性建筑
A.抗震设防烈度 B.结构恒荷载 C.结构震动荷载 D.场地类别
A.一般情况应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 B.甲类水工建筑物可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一度作为设计烈度 C.对6度烈度,坝高为150m,库容为60亿m3的挡水水工建筑物,应取基准期10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0.02 D.空库时如需要考虑地震作用,可将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减半进行抗震设计
A.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 B.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 C.采用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 D.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A.(1)(2)(3) B.(2)(3)(4) C.(1)(2)(4) D.(1)(3)(4)
A.二者相等 B.甲场地大于乙场地 C.乙场地大于甲场地 D.不能确定
A.众值烈度是对应于小震不坏水准的烈度 B.众值烈度是一个地区50年内地震烈度的平均值 C.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约高一度 D.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是指基本烈度
A.2%B.3%C.10%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