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贫血、低蛋白血症 B.糖尿病、尿毒症 C.清创术 D.及时采取特异性免疫疗法 E.切断病原菌传播环节
A.早期感伤肢沉重,以后出现胀裂样剧痛,用止痛药无效 B.皮肤水肿,苍白,紧张和发亮,可出现大理石样斑纹 C.有大量恶臭味的浆液性或血性渗出物,并出现气泡 D.触诊肢体有捻发音 E.肌肉一般无坏死
A.TAT1500IU,皮下注射 B.TAT5万~10万IU,静脉滴注 C.TAT5000~10000IU,鞘内注射 D.TAT1500~3000I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E.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3000~6000IU,肌内注射
A.治疗性用药 B.经验性用药 C.病因性用药 D.部位性用药 E.针对性用药
A.气性坏疽 B.梭状芽孢杆菌性蜂窝织炎 C.厌氧性链球菌性蜂窝织炎 D.破伤风 E.丹毒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厌氧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A.发生卡波西肉瘤或卡氏肺囊虫肺炎,全身淋巴结肿大 B.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发热达38℃或持续腹泻1个月以上 C.受检者HIV血清初筛试验阳性 D.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条件致病感染 E.CD4+/CD8+(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比值<1,CD4+细胞计数
A.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 B.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C.败血梭状芽孢杆菌 D.恶性水肿梭状芽孢杆菌 E.产芽胞梭状芽孢杆菌
A.1周后 B.2周后 C.3周后 D.4周后 E.5周后
A.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B.外科手术必须做到绝对无菌 C.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 D.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E.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手术、换药、穿刺等过程中通过接触、空气或飞沫进入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