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病最早由Castleman等人于1954年首次报道 B.本病特点为单纯性淋巴结增生、肿大 C.属于较罕见疾病,好发年龄为8~70岁 D.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胸内,特别是纵隔区域 E.IL-6参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发病过程
A.对于Ⅰ期胸腺瘤患者,术后不建议行辅助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B.对于Ⅳa期胸腺瘤如术中偶然发现胸膜腔播散转移,应尽量予以全部切除 C.对可切除的术后复发胸腺瘤应尽量予以再次行手术,彻底完全切除 D.对于Ⅱ期胸腺瘤应术后常规行辅助放射治疗,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E.对外侵明显的Ⅲ期胸腺瘤行扩大切除时,应尽量避免切除双侧膈神经,尤其对于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
A.肠源性囊肿,多位于中纵隔 B.心包囊肿常出现心脏压迫症状 C.重症肌无力患者15%合并胸腺瘤 D.神经源性肿瘤可伴有Horner综合征 E.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前纵隔
A.淋巴瘤 B.胸腺瘤 C.畸胎类肿瘤 D.胸骨后甲状腺肿 E.神经源性肿瘤
A.0期 B.Ⅰ期 C.Ⅱ期 D.Ⅲ期 E.Ⅳ期
A.ABVD B.CHOP C.MOPP D.CHOP+美罗华 E.COPP
A.内分泌活动 B.穿破肺组织及大血管 C.通过延髓的迷走神经反射 D.像其他任何恶性肿瘤一样直接侵犯 E.局部压迫
A.胸骨后甲状腺肿 B.神经纤维瘤 C.淋巴瘤 D.畸胎瘤 E.胸腺瘤
A.X线检查呈圆形阴影 B.20岁以下患者 C.血沉升高 D.膈肌升高 E.咳嗽
A.以局限型CD为主,多中心型CD较少见 B.本病无侵袭性,亦不发生远处转移 C.局限型CD最常见于前纵隔,其次为中纵隔和后纵隔 D.多中心浆细胞型病例发生恶变的概率较高 E.约80%的多中心型CD患者可出现贫血、乏力、全身关节疼痛、夜间盗汗或低热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