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血液的缓冲系统调节 B.肺对CO2排出的调节 C.肾脏对酸碱物质排出的调节 D.神经系统的调节 E.每日饮水量、尿和排汗量的调节
A.空腹血糖6~7mmol/L B.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达最高峰 C.葡萄糖峰值>10mmol/L D.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在7~8mmol/L E.血糖峰值<10mmol/L
A.前清蛋白 B.转铁蛋白 C.结合珠蛋白 D.α1-抗胰蛋白酶 E.低密度脂蛋白
A.一般不需设置样品空白 B.测定线性大于Km C.产物的堆积对反应的影响较大 D.不需设防止底物耗尽(substratede-letion)的参数 E.孵育温度波动,测定结果不受影响
A.(UV/A)×(P/L73) B.(UV/P)×(1.73/A) C.(UP/U)×(1.73/A) D.(P/UV)×(A/1.73) E.(P/UV)×(1.73/A)
A.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正常 B.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增多 C.血浆容量正常,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减少 D.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正常,细胞内液容量减少
A.操作误差 B.随机误差 C.比例系统误差 D.恒定系统误差 E.方法误差
A.丽春红S B.SDS C.溴化乙锭 D.过硫酸铵 E.四甲基乙二胺
A.粥样硬化斑块中堆积大量胆固醇 B.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胆固醇来自血浆脂蛋白 C.血液中的过氧化脂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D.LPL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双重作用 E.LDL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A.苯丙氨酸 B.L-酒石酸 C.尿酸 D.EDTA E.L-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