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项目合伙人在审计过程的适当阶段及时实施复核,有助于重大事项在审计报告日之前得到及时满意的解决 B.项目合伙人复核的内容包括对关键领域所作的判断,尤其是执行业务过程中识别出的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特别风险以及项目合伙人认为重要的其他领域 C.项目合伙人无需复核所有审计工作底稿 D.在审计报告日后,项目合伙人应当通过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与项目组讨论,确信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得出的结论和拟出具的审计报告
A.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 B.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中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 C.按照特殊目的业务审计报告的规定办理 D.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A.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D.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A.通知治理层不要将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向第三方报出 B.根据该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新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C.采取措施防止财务报表使用者信赖该审计报告,并将拟采取的措施通知治理层 D.因为是在财务报表报出日后发现的事实,所以注册会计师没有义务采取行动
A.严格保持整体审计工作质量的一致性,确认该审计工作已达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标准 B.可以确保审计意见的恰当性,消除审计风险,做出符合事实的审计结论 C.实施对审计工作结果的最后质量控制,能避免对重大审计问题的遗留或对具体审计工作理解不透彻等情况,从而形成与审计工作结果相一致的审计意见 D.可以消除妨碍注册会计师正确判断的偏见,做出符合事实的审计结论
A.对于上市实体财务报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在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项目组是否已就涉及意见分歧的事项,或者其他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进行适当咨询,以及咨询得出的结论 B.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应在业务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及时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而非在出具审计报告前才实施复核 C.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并不减轻项目合伙人的责任,更不能替代项目合伙人的责任 D.只有完成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才能签署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得晚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时间
A.作为2013年财务报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 B.作为2013年财务报表日后事项的非调整事项 C.作为2014年财务报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 D.作为2014年当期正常事项,作销售退回处理
A、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可能影响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或分类的计划或意图”(如相关)进行了确认、计量、列报或披露 B、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适当 C、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负债(包括实际负债和或有负债)”(如相关)进行了确认、计量、列报或披露 D、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资产的留置权或其他物权,用于担保的抵押资产”(如相关)进行了确认、计量、列报或披露
A.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每一张审计工作底稿上记录执行人、复核人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及他们各自完成工作的时间 B.项目合伙人应当对项目组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政策和程序实施的复核负责 C.项目组内部复核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对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D.项目组内部复核时要求不同人员交叉复核,并且做到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