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 B.3.5 C.3.1 D.4.5 E.4.0
A.病人 B.疾病 C.健康人 D.人群 E.以上都不对
A.可算累积发病率 B.可算发病密度 C.可计算RR、AR、PAR D.结果可靠可见于少见病 E.可验证病因假设
A.感染力 B.致病力 C.传染力 D.人群易感性 E.疫区
A.病人 B.健康人 C.人群 D.患病动物 E.非患病动物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增加 C.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以上均是
A.在设计时,应可能将所有的混杂因素进行配比 B.在设计时,可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选择做某些限制,以保证两组样本的同质性 C.标准化可用于控制混杂 D.可用分层分析来分析和控制混杂 E.常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来控制混杂
A.RR=0 B.RR>0 C.RR<1 D.RR>1 E.RR=1
A.自然环境 B.人体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内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和人体生理、心理内环境 E.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外环境和人体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内环境
A.该病的患病率降低 B.该病的发病率升高 C.该病的患病率升高 D.该病的发病率降低 E.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