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1.9 B.2.0~3.0 C.3.1~3.5 D.3.6~4.0 E.>4.0
A.窦房结 B.房室结 C.希氏束 D.中心纤维体 E.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
A.心房颤动 B.心室颤动 C.室性心动过速 D.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心房扑动 B.室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速 D.心房颤动 E.交界性心动过速
A.心脏传导系统受迷走与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B.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可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与传导性 C.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可缩短窦房结与周围组织的不应期 D.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可减慢房室结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 E.交感神经的作用与迷走神经相反
A.窦性心动过速 B.期前收缩 C.逸搏心律 D.房室传导阻滞 E.心房颤动
A.房室结的血供通常来自左冠状动脉 B.希氏束为索状结构,起自房室结前下缘 C.心脏传导系统接受迷走与交感神经支配 D.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入口与右心房后壁交界处 E.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占60%
A.QRS波群宽大畸形的程度 B.是否存在房室分离 C.心室率的快慢 D.静脉应用普罗帕酮是否可终止 E.对迷走神经刺激的反应
A.房室结 B.结间束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希氏束
A.严重心力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体循环动脉栓塞 D.神志模糊、抽搐 E.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