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无休克 B.休克可疑 C.已有休克 D.休克抑制期 E.休克晚期
A.5%葡萄糖液 B.5%葡萄糖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林格液 E.5%碳酸氢钠
A.给氧 B.纠正酸中毒 C.应用强心剂 D.控制补液量 E.应用呋塞米
A.<25ml B.25~30ml C.30~35ml D.35~40ml E.40~45ml
A.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B.早期、大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 C.治疗原发病因 D.应用心血管药物 E.补充血容量
A.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缺血、缺氧 B.根据病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脱水性休克 C.诊断主要根据伤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D.治疗原则是尽快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代谢紊乱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E.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进行连续性监测
A.血红蛋白浓度在100g/L,HCT在30% B.血红蛋白浓度在80g/L,HCT在30% C.血红蛋白浓度在100g/L,HCT在25% D.血红蛋白浓度在80g/L,HCT在25% E.血红蛋白浓度在90g/L,HCT在25%
A.切痂植皮手术 B.神经血管探查术 C.暴露疗法 D.包扎疗法 E.切开减压术
A.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B.保守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C.大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D.在输血补液同时,进行剖腹探查术 E.休克初步纠正后剖腹探查
A.制动,去枕平卧或低斜坡卧位,抬高下肢15°~20° B.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骤停,及时气管插管或切开,人工辅助呼吸 C.及时止血、包扎、固定 D.纠正贫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E.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