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相邻两焊点不得有漏焊 B.每件制品的焊点脱落、漏焊数量不得超过焊点总数的4% C.应量测焊接骨架的长度和宽度,并应抽查纵、横方向3~5个网格 D.当外观检查结果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逐件检查,并剔出不合格 E.对不合格品经整修后,不可提交二次验收
A.停止加热 B.不可继续加热加压 C.立即冷却 D.可继续加热加压
A.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B.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C.对焊接头所在直线边凹凸不得大于8mm D.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3° E.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A.0.25倍 B.0.35倍 C.0.45倍 D.0.55倍
A.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钢筋应同心,且不得晃动 B.引弧可采用直接引电弧法,或铁丝圈(焊条芯)引弧法 C.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上钢筋端面插入液态渣池约3mm D.转变为电渣的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 E.接头焊毕,应稍作停歇,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敲去渣壳后,四周焊包凸出
A.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一预热闪光焊 B.闪光对焊,可增加调伸长度 C.闪光对焊,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 D.闪光对焊,增加预热次数和间歇时间 E.电弧焊时以后各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350~500℃之间
A.角钢边长宜为40~60mm B.钢筋端头不需要加工平整 C.从接缝处垫板引弧后应连续施焊,并应使钢筋端部熔合,防止未焊透、气孔或夹渣 D.焊接过程中应停焊清渣1次;焊平后,再进行焊缝余高的焊接,其高度为2~4mm E.焊平后,再进行焊缝余高的焊接,其高度为2~4mm
A.3 B.4 C.5 D.6
A.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接材料,确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B.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必要时可以烧伤主筋 C.焊接时可以有夹渣、气孔和少量的质量通病 D.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良好 E.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A.3mm;7mm B.4mm;5mm C.4mm;7mm D.3mm;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