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细菌芽胞定性杀灭试验,医疗器械灭菌模拟现场试验,灭菌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能量试验(多次使用) B.细菌芽胞定量杀灭试验,医疗器械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消毒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能量试验(多次使用) C.细菌芽胞、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定量杀灭试验,现场试验,能量试验(多次使用) D.细菌芽胞定性杀灭试验,医疗器械消毒模拟现场试验,灭菌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能量试验(多次使用),现场试验 E.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细菌芽胞的定性杀灭试验,模拟现场试验,现场试验
A.醇类的作用机制包括蛋白变性和凝固 B.醇类的作用机制包括干扰代谢 C.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异丙醇 D.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乙醇 E.常用消毒剂包括2%来苏儿
A.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液体,无气味 B.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液体,有乙醚味 C.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气体,有乙醚味 D.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气体,无气味 E.低温时,环氧乙烷为气体,有甲醛味
A.1~5ppm氧和3~4mg/L活性氯 B.5~10ppm氧和3~4mg/L活性氯 C.10~50ppm氧和30~40mg/L活性氯 D.50~100ppm氧和30~40mg/L活性氯 E.100~500ppm氧和30~40g/L活性氯
A.熏蒸消毒 B.擦拭消毒 C.粉剂喷洒消毒 D.喷雾消毒 E.冲洗消毒
A.杀菌剂量包括杀菌因子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参数 B.应根据实验室鉴定试验,针对不同的用途,提出杀灭微生物有效、安全的实用剂量 C.实用剂量不低于模拟现场试验或现场试验剂量 D.可以无限降低杀菌因子强度,降低增加作用时间,以保护环境和物品 E.实用剂量应对人体或环境无危害,对物品无损害
A.磷酸盐 B.柠檬酸盐 C.碳酸盐 D.氯化物 E.微波
A.还原剂 B.苯甲酸 C.碱 D.碘化物 E.高锰酸钾
A.9.8℃ B.10.8℃ C.15.8℃ D.16.8℃ E.25.8℃
A.对金属的腐蚀性 B.对皮肤的刺激性 C.对呼吸系统的刺激性 D.长期残留毒性 E.易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