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脂肪栓塞 B.髋外旋畸形 C.坐骨神经损伤 D.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E.髋关节周围创伤性骨化
A.无需矫正姿势 B.侧弯原则 C.屈曲原则 D.伸展原则 E.屈曲或伸展原则
A.消除水肿 B.消除压力 C.延缓肌肉萎缩 D.恢复运动功能 E.缓解疼痛
A.屈曲20° B.屈曲90° C.背伸20° D.旋前、旋后的中立位 E.外展50°,前屈20°,内旋25°
A.主动运动 B.非金属内固定者采用短波或超短波 C.沿与骨折线平行方向按摩器振动治疗 D.紫外线神经反射区或健侧相应部位照射 E.肢体的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平面
A.肩周炎 B.颈椎病 C.肩关节脱位 D.肱骨外上髁炎 E.胸廓出口综合征
A.TCD B.超声检查 C.肌电图检查 D.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E.MRI
A.ROM在5°~60° B.ROM在0°~90° C.行走时ROM在60~120° D.当足跟着地时屈曲最大,而当足根部离地时,接近完全伸直 E.当足跟着地时约为背屈70°,而当足趾离地时约为跖屈110°
A.红外线照射 B.紫外线照射 C.超短波治疗 D.主动运动 E.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A.Moberg拾物试验 B.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 C.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MRMT) D.周围神经干叩击实验(Tinel征) E.手不同部位的感觉丧失占手功能损失的百分比等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