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现出血、血栓、溶血等表现 B.血小板<8×109/L、凝血时间(试管法)异常,高凝状态<3分钟,低凝状态>12分钟 C.早期表现为纤溶亢进:①凝血酶结时间>25秒;②3P试验阳性;③优球蛋白溶解时间<2小时;④全血块溶解时间>2小时 D.HCO-3<21mmol/L,pH<7.35,CO2CP、SB、BB、BE均降低,血清Cl-、K+升高 E.红细胞形态呈盔形或三角形或碎片状、凝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纤维蛋白原减少
A.应在休克发生时尽早、足量使用 B.纠正酸中毒,否则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发挥小 C.血管收缩剂用量不宜过大,防止加重心脏后负荷或微循环障碍 D.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微循环中的酸性代谢产物进入循环,加重酸中毒 E.血管活性药物必须配合其他抗休克治疗
A.左心房、右心室扩大 B.右心房扩大 C.右心室扩大 D.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E.左心室扩大请指出下列瓣膜病的主要X线心腔改变特征
A.多巴胺 B.间羟胺 C.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A.感染性休克 B.神经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损伤性休克 E.失血性休克
A.细菌因素 B.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C.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 D.细菌数量和毒力 E.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A.兴奋β受体。用于休克伴心排血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 B.对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 C.使微血管前括约肌松弛。用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 D.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增加,间接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作用慢,持续时间长 E.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收缩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扩张冠脉和脑血管,血压升高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感染/脓毒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 D.血液异常分布性休克和阻塞性休克 E.神经性休克
A.尽早去除原因 B.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C.改善心脏、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D.纠正微循环障碍 E.应用血管活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