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最低有效局麻药浓度 B.加入微量肾上腺素 C.给予麻醉前用药 D.使用最低局麻药剂量 E.加快注药速度
A.麻醉机失灵 B.麻醉诱导剂量不足 C.肌松剂不够 D.导管打折 E.支气管痉挛
A.正确的定位 B.熟悉的解剖 C.安全剂量的局麻药 D.患者的合作 E.合理辅助镇静药
A.感染 B.脊神经根 C.硬膜外血肿 D.导管折断残留硬膜外腔 E.脊髓损伤
A.是去极化肌松药 B.不可用新斯的明桔抗 C.经酶分解代谢 D.长时间性使用产生双相阻滞 E.恩氟烷(安氟醚)增强其肌松效果
A.T8 B.C4 C.T9 D.T11 E.T12
A.呼吸周期中最低的肺泡气浓度 B.病人平均用量浓度 C.呼气末肺泡气浓度 D.挥发性麻醉药与氧同时吸入,达到50%的病人对手术刺激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肺泡浓度 E.使病人意识消失的麻醉药浓度
A.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 B.抑制心肌传导系统 C.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D.无呼吸抑制 E.增强心肌对外源性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A.麻醉强度高,作用时间长,穿透性好 B.麻醉强度高,作用时间短,穿透性好 C.麻醉强度高,作用时间长,穿透性差 D.麻醉强度高,作用时间短,穿透性差 E.麻醉强度差,作用时间长,穿透性差
A.基础代谢率(%)=0.75×(每分钟脉率数+0.74×脉压)-72 B.基础代谢率(%)=0.76×(每分钟脉率数+0.75×脉压)-73 C.基础代谢率(%)=0.77×(每分钟脉率数+0.76×脉压)-74 D.基础代谢率(%)=0.78×(每分钟脉率数+0.77×脉压)-75 E.基础代谢率(%)=0.79×(每分钟脉率数+0.78×脉压)-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