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延迟性溶血反应 B.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 D.荨麻疹反应 E.细菌污染输血反应
A.为方便使用,应一次大量推注营养液 B.为使肠道适应,初用时可稀释12%浓度,以50ml/h速度输入 C.每8~12小时后逐次增加浓度及加快速度 D.营养液的输入应缓慢、匀速,常用输液泵控制输注速度 E.3~4小时后达到全量,即浓度24%,100ml/h,一天总输液量2000ml
A.万汶(voluvan) B.右旋糖酐 C.羟乙基淀粉代血浆 D.含4%琥珀酰明胶的血浆代用品 E.白蛋白制剂
A.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白细胞、血小板、稳定的凝血因子 D.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E.血小板、淋巴细胞、凝血因子Ⅶ
A.Ⅱ、Ⅶ、Ⅸ、Ⅹ B.Ⅰ、Ⅶ、Ⅸ、Ⅹ C.Ⅱ、Ⅳ、Ⅸ、Ⅹ D.Ⅱ、Ⅶ、Ⅹ、Ⅻ E.Ⅱ、Ⅶ、Ⅸ、ⅩⅢ
A.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新鲜冰冻血浆(FFP) D.冷沉淀 E.辐照血液成分
A.减少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发生 B.治疗效果不如全血好 C.输血不良反应少 D.节约血液资源 E.便于保存和使用
A.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B.溶血性输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循环超负荷
A.500ml B.1000ml C.1500ml D.2000ml E.2500ml
A.先输最先采集的血 B.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 C.可节约用血 D.术中失血量超过300ml时可开始回输自体血 E.术中的失血是已被稀释了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