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出现异食癖、反甲等临床症状 B.粒细胞出现巨形杆状核和核分叶过多 C.可见细胞质发育落后于细胞核现象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骨髓象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的巨幼样变
A.大小不等 B.空泡变性 C.中毒颗粒 D.Cabot环 E.核固缩
A.1~2d,1~2岁 B.2~3d,2~3岁 C.6~9d,4~5岁 D.8~10d,8~10岁 E.8~10d,2~3岁
A.急性感染 B.急性大出血 C.急性中毒 D.剧烈劳动后 E.流行性感冒
A.外周血 B.骨髓和组织 C.淋巴结 D.脾 E.胸腺
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 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 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10% 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 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
A.白细胞增多,指WBC>12×109/L B.白细胞减少,指WBC>3×109/L C.中性粒细胞增多导致白细胞不变 D.中性粒细胞正常则白细胞一定正常 E.中性粒细胞增减的意义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基本一致
A.可用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估计预后 B.1为极度 C.0.75为重度 D.0.5为中度 E.0.1为轻度
A.使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是最有效的筛选方法 B.血涂片分类时,嗜酸性粒细胞分布于涂片中央 C.百分率简便易行,临床意义大 D.直接计数法计数5个中方格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 E.百分率的准确性与血涂片质量无关
A.Pelger-Huet畸形 B.Mott细胞 C.May-Hegglin畸形 D.棒状小体 E.棘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