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改善和促进痰液排出 B.提高机体能量储备,增强运动耐力 C.改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等心理障碍 D.提高机体营养状况,改善全身生理机能 E.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改善肺通气功能
A.吸气时挺胸,呼气时两肩向前、低头缩胸 B.仰卧位作两下肢屈髋屈膝,两膝尽量贴近胸壁的训练 C.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 D.采用口径可以调节的呼气管,在患者可接受的前提下,将吸气阻力增大 E.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装入水。将两个瓶用胶管连接,在其中的一个瓶插入吹气用的玻璃管,另一瓶插入一个排气管,用吹气管吹气,使另一个瓶的液面提高30mm左右
A.消炎 B.控制感染 C.改善痰液性状 D.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E.促进排痰
A.双肺区紫外线照射 B.氦氖激光穴位照射 C.微热量超短波治疗于胸背部 D.体表支气管投影区微热量微波治疗 E.直流电离子导入选用3%~10%溴化钾作为作用极
A.强调小肌群的静力性运动 B.轻症患者可以运动治疗为主 C.适当的运动治疗可以减少药物用量 D.Ⅱ级以上患者应在降压药基础上进行运动治疗 E.一定范围内的中小强度抗阻运动可产生良好的降压作用
A.气功 B.医疗体操 C.登山 D.散步 E.作业治疗
A.主要指腹式呼吸 B.呼气和吸气之间要均匀连贯 C.呼吸训练可从床上活动开始 D.强调活动时的呼吸自然、平稳 E.可训练逐渐增加憋气时间,以提高机体耐受力
A.无不良反应 B.心率增加>10次/分钟 C.心率增加<20次/分钟 D.心率增加在20次/分钟左右 E.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钟
A.3~7天内 B.1周内 C.1~2周内 D.2周内 E.2周~1个月内
A.按正常节奏连续行走100~200m而无症状和体征 B.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 C.运动能力达到2~3METs D.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