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距肛门口2cm B.距肛门口6~8cm C.接近直肠上静脉 D.接近直肠下静脉 E.接近肛门括约肌
A.硫喷妥 B.戊巴比妥钠 C.青霉素 D.布洛芬 E.氨苄西林
A.每个时间点不少于3只动物 B.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被测定药物半衰期的3倍以上 C.若药物半衰期未知,采样时间至少持续至血药浓度为峰浓度的1/10~1/20 D.完整的药-时曲线应兼顾药物的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 E.至少应设置高、中、低3个剂量组 F.给药途径和方式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
A.普鲁卡因 B.磺胺嘧啶 C.氯丙嗪 D.非那西丁 E.左旋多巴 F.异烟肼
A.2mg/L B.3mg/L C.4mg/L D.5mg/L E.6mg/L
A.每个患者一般取2~4点 B.病例数一般不少于50例 C.非稳态时取点大体均匀分布在给药间隔内,群体中个体的取样时间应随机分布 D.稳态时分为稳态谷浓度、峰浓度、平均稳态浓度3种方式 E.数据收集时无需分组
A.2.5μg/ml B.3.1μg/ml C.4.1μg/ml D.5.5μg/ml E.6.0μg/ml
A.223 B.332 C.362 D.415 E.476 F.503
A.普萘洛尔 B.利多卡因 C.卡马西平 D.硝酸甘油 E.吗啡
A.一般采用成年、健康动物 B.首选动物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实验所选动物一致 C.尽量在清醒状态实验,整个研究过程最好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 D.创新药物研究应选啮齿类和非啮齿类动物实验 E.一般受试动物采用雌、雄各半 F.口服给药可选用大鼠、兔、狗、猴等动物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