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无担保债权 B、抵押权 C、质权 D、留置权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国家税务总局 D、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A、开户银行负责人 B、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C、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D、银行县、市支行或者市分行负责人
A、应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B、应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C、应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罚款 D、应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A、纳税担保,包括符合担保条件的纳税保证人为纳税人提供的纳税保证,以及以符合担保条件的财产提供的担保。 B、纳税保证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纳税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没有担保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纳税担保人。 D、国家机关不得作为纳税担保人。
A、税收征管法第36条所称关联企业,包括有关联关系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B、纳税人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 C、对关联企业之间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所进行的业务往来,税务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D、纳税人应当将与其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报税务机关备案。
A、税务机关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按照同类商品的市场价计算。 B、税务机关确定应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价值时,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的价值不能超过应纳税款、滞纳金 C、对价值超过应纳税额且不可分割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无其他可供强制执行的财产的情况下,可以整体扣押、查封、拍卖。 D、税务机关可以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
A、劳有所得 B、病有所医 C、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A.财政原则 B.公平原则 C.效率原则 D.法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