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引起心源性休克 B.可引起心功能不全 C.可引起心绞痛 D.可发生栓塞 E.可发展为心室颤动
A.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B.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心房颤动伴差异性传导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A.长PP间期可P波与ORS波群均不出现 B.长的PP间期与短的PP间期成倍数关系 C.P-R间期逐渐延长出现一次ORS波群脱落 D.长心动间期中不出现P波 E.长PP间期后常由房室交界性逸搏控制心室
A.窦房阻滞后可出现逸搏心律 B.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之间呈整倍数关系 C.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呈3:1以上倍数关系的为高度窦房阻滞 D.PP间歇与短PP间歇之间无倍数关系 E.P波突然脱落产生长的PP间歇
A.交界区性心律 B.窦缓 C.Ⅲ°房室传导阻滞 D.游走性心律 E.Ⅱ°Ⅰ型窦房传导阻滞
A.初次发作的房颤且在24~48/小时内的 B.以上都不对 C.突然发作,每次持续时间在6/小时内的 D.初次发作的房颤且在6小时内的 E.突然发作,每次持续时间24~48/小时
A.奎尼丁 B.胺碘酮 C.洋地黄 D.普鲁卡因酰胺 E.以上均不是
A.房室结位于房间隔的右后下部、冠状窦开口前、三尖瓣附着部的上方 B.长7mm,宽4mm C.其上部为移行细胞区,与心房肌连接,中部为致密部,肌纤维交织排列 D.下部纤维呈纵向走行,延续至希氏束 E.房室结的血供通常来自左冠状动脉
A.作用于钠通道轴浆侧(内侧)受体 B.作用于神经膜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A.窦性心律不齐 B.心房扑动 C.心房颤动 D.室性期前收缩 E.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