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痛温觉、32Hz振动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 B.痛温觉、移动性触觉、32Hz振动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 C.痛温觉、恒定性触觉、移动性触觉、32Hz振动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 D.痛温觉、256Hz振动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32Hz振动觉、辨别觉 E.痛温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32Hz振动觉、辨别觉
A.上肢矫形器主要是针对腕和手制作的 B.上肢矫形器包括静态夹板和功能性夹板 C.急性炎症期的夹板制动,肘关节和膝关节只有在不稳定时才用 D.疼痛剧烈者需完全卧床休息,病变关节夹板短期固定,一般不超过2周 E.急性炎症期的夹板制动通常用于腕、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不用于肩、髋关节
A.主动屈指训练 B.被动屈指的终末配合主动屈指动作 C.在夹板控制范围内主动屈指、被动伸指运动 D.去除夹板后充分伸展掌指关节,渐进增加抗阻屈指肌力训练 E.在夹板限制的活动范围内抗弹性阻力主动伸指训练,再被动屈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A.调制中频电疗 B.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C.超短波 D.磁疗 E.冷疗
A.屈曲位固定4~6周 B.伸直位固定4~6周 C.前臂拇人字石膏管型固定4~8周 D.近侧指间关节屈曲90°、远端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6周 E.掌指关节屈曲45°、近侧指间关节屈曲90°位用背侧石膏条固定4~8周
A.ROM在5°~60° B.ROM在0°~90° C.行走时ROM在60~120° D.当足跟着地时屈曲最大,而当足根部离地时,接近完全伸直 E.当足跟着地时约为背屈70°,而当足趾离地时约为跖屈110°
A.Moberg拾物试验 B.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 C.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MRMT) D.周围神经干叩击实验(Tinel征) E.手不同部位的感觉丧失占手功能损失的百分比等评定
A.徒手操 B.被动运动 C.主动助力运动 D.渐进抗阻运动 E.循环抗阻运动
A.术后屈肘90°,用腕关节支具固定3周 B.术后屈肘90°,用肘关节支具固定3周 C.术后屈肘45°,用肘关节支具固定2周 D.术后屈肘45°,用腕关节支具固定3周 E.术后屈肘90°,用腕关节支具固定2周
A.注意正确姿势 B.维持胸廓活动度的运动 C.保持脊柱灵活性的运动 D.坚持大负重和较剧烈的运动 E.中频电疗在病变部位放置电极,电流剂量以患者耐受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