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方公司的产品与德方的样品不符,应承担违约责任 B.中方公司确认收到德方公司的样品后,本合同便为凭样品的买卖 C.中方公司应依合同约定的规格履行合同 D.中方公司没有违约,因为其产品与合同约定相符
A.乙公司的回电在实质上变更了要约的条件,因此合同不成立 B.乙公司的回电未在实质上变更要约的条件,因此合同成立 C.由于乙公司提出新条件,甲公司未予答复,因此合同不成立 D.乙公司未在要约的有效时间内作出承诺,该逾期承诺原则上无效
A.如该批礼品因未依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B.货物的风险在货物由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甲公司转移至乙公司 C.如该批礼品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应承担责任 D.乙公司应自行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A.乙公司可以中止支付第二批未交付货物的货款 B.乙公司未支付第一批货物的货款属于违约行为 C.甲公司经通知乙公司后方可停止发货 D.乙公司在任何情况下均必须支付两份合同的全部货款
A.无论该货物是否转运,前进公司都应在约定的目的港检验货物 B.前进公司应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安排他人检验货物 C.如果前进公司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即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 D.德尔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货物将要转运的,货物的检验有可能推迟到该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检验
A.甲公司有权宣告该批部件的交付行为无效,但无权解除整个合同 B.甲公司有权要求德国公司就该批部件承担违约责任 C.甲公司有权将该批部件退还给德国公司,要求其交付符合合同的设备 D.甲公司有权解除整个合同
A.虽然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但A、B公司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合同必须具有书面形式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A.甲公司有权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义务 B.甲公司无须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义务,可以直接宣布解除该批货物合同 C.如果乙公司在合理时间内提出有效银行保函,请求甲公司履行,甲公司应当继续履行交货义务 D.如果乙公司最终不履行义务,甲公司可以宣布解除整个合同
A.2010年通则生效后,2000年通则即失效 B.依2010年通则,FOB、CIF和CFR术语的风险不再是在船舷转移 C.DAT术语只适用于目的港交货 D.DAT下卖方只需在指定目的地把货物处于买方控制之下,而无须承担卸货费
A.10月12日货物发运时 B.10月15日合同订立时 C.10月20日抵达乙公司指定的港口时 D.买方付清货款时